查看原文
其他

阳明成心学前的生命线

钱穆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走进真人王阳明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王阳明

王学的萌芽,他所倡良知学说的根柢,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是那样的执著、那样的跳脱,从多方面的兴趣,很复杂的经验中流变而来的。他有热烈的追求,有强固的抵抗……他既沉溺,又洒脱。他所认识的「良知」,决不是一件现成的东西,也不是平易简单的把戏,更不是空疏无着落的一句话。……凡他说的一切,我们要把它自己成学前的种种经历来为他下注释。若忘了他的实际生活,空来听他的说话,将永不会了解他说话的真义。
——钱穆

“最忌的是搬弄几个性理上的字面,作训诂条理的工夫,却全不得其人精神之所在。……尤其是讲王学,上述的伎俩,更是使不得。”“脱弃训诂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

——钱穆


钱穆先生与冈田武彦,是我最敬佩的两位阳明心学大师。他们跳出了概念训诂,看到了并且呈现了王阳明活泼泼的大生命。读他们的文字,不仅仅看到了王阳明的人生,更觉知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原来,“致良知”并不是一个哲学命题,随顺这一抹灵明,我们可以振脱一身的颓废,重新回到真实的自己,直起自己的身来。


脱弃训诂羁绊,直抵活泼泼的大生命,直透大义,反向自心。


王育琨手记
2020.10.24

阅读精选:


王阳明:随顺天性自然,有痴才有成

蒋介石为何说中日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王阳明:《示弟立志说》

冈田武彦:王阳明龙场顿悟了什么及其意义!



阳明成学前的经历


  阳明是一个多方面有趣味的人,在他内心,充满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热烈的追求,一毫不放松地往前赶着。他像有一种不可抑遏的自我扩展的理想,憧憬在他的内心深处,隐隐地驱策他奋发努力。他似乎是精力过胜,而一时没有找到发泄的出路。他一方极执着,一方又极跳动,遂以形成他早年期的生活。


  他幼年读书,尝问孰师:“何为第一等事?”他回答“读书做圣贤”。在他嫩弱的脑筋里,已有了做世上第一等事的夸大的野心,鼓舞着他的前途,使他不肯安于卑近,而狂野地做他自认为超俗拔群的事业。而且他的家世和精神上、物质上的供给,也足以容许他那样地狂放。他那时才是十二岁的年龄,他随着他父亲、祖父远宦京师,是一个诗礼家庭的宠儿。


他在十五岁那年,已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曾出塞逐胡儿骑射,深慕着功绩和豪杰的行径。


  十七岁在江西结婚。正在婚期那天,他走进一道院,见一道士趺坐,阳明因他自己不可羁束的好奇心和浪漫的情趣,便叩问那道士养生之理,随即试着和道士对坐;又因他那副执着认真的性情,竟至一坐忘归,直到次晨,才为他的外舅觅还。


  十八岁携着新妇回越。途中谒娄一斋,一斋告诉他宋儒格物之学,恐怕也不过如其对铁柱宫道士信仰一样,他只是高兴,只觉得是有兴趣,他只是不肯安于卑近,要做一个超俗拔群的第一等人和第一等事。


  二十一岁在京师,他奋发地要实做格物工夫。他和他的一位朋友很高兴地依照朱子大学格物补传的意见,来试格庭前的竹子。他那位朋友格了三天,病了,他自己来格,格了七天,他自己也病了。那庭前竹子的理,一毫也没有格通。他爽然自失地叹着,他想圣贤有分,非他所能及,他于是不想做圣贤了,他转换他的兴趣来研究辞章文学。他那又执着又跳脱的性情,使他经尝到多方面的生活。


  二十六岁感于边警,留心武事,读尽了兵家秘书。


  二十七岁,他又厌倦了,他觉得辞章艺能不足厌其野心,所遇师友又不足满其想望。心里壮热的火,把自己的血液煎烧着。他感觉到烦闷无聊,他于是终于病了。他又转换他的精神来谈养生,有遗世入山之意。


  ……


  三十五岁谪龙场驿。他那内部郁积的活力,终于要发泄了,终于要爆裂了,终于不能久藏,终于不能深埋了。他内心沸腾着豪杰的热血,鼓舞着神仙的想望,崇拜着圣贤的尊严。他自己按耐不住,触机即发。


他看到朝廷阉宦柄政,直士遇祸,他从内心深处涌出一股义愤来抗疏相救。于是下诏狱,廷杖四十,死而复生,还谪贵州的龙场驿,当一个小小的驿丞。这样一种生活上的剧变,对他神经的刺戟,是何等地深刻呀!


他譬如蕴蓄着很深厚的风寒,一旦发作,壮寒壮热,大病一场。单靠他一副坚强的筋骨和笃实的体魄,到底九死一生,恢复了他的健康。待他挣扎了那一阵,他身内以前所蕴蓄着的风寒,却发泄透了,大病初愈,却反而见得格外的精神,格外的气力。这一事在他生活上,是最重要的一个转换,他渐渐地在其中,得到他以后的新活力和新生命。


  三十六岁赴谪至钱塘。他的仇人权阉,还暗地遣着刺客尾随他后面,幸他警觉地逃免了。他想求保全他生命的计画,图谋远遁;但又顾虑到他家庭的安全,使他不得不担心受怕地依然熬着万险远赴谪地。他在途中有壁间题诗说: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他在极踌躇的境地,吐说出极超脱的话;他在极困厄的时候,发越出极自在的情态。他只在自己内心深处奋斗着,在外面,却表露着他一贯的人格,他还是倔强,还是高兴。


龙场阳明洞



  三十七岁在贵阳,他在那年春天到达龙场驿。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夷人鴃舌,无可与语。此外略有些中土亡命。又无居室。阳明到了,才教他们范土架木以居。那时仇阉怀恨未已,他还要提防刺客突然来到。


他自计一切世间得失荣辱,到此境地,真是无从道起,只有逼得他一一超脱。他那种险恶的处境,正是帮他超脱一切的大助力。可是他还有生死一念,一时未能净化。他虽能一切不顾,但他还不能不怕一死。这又如何办呢?于是他做一石椁,以俟命自誓,日夜端居静默,求把他那怕死之心也一并化了,好让他自己内心得个安静。久之,他觉得胸中洒洒,渐次的空了,连怕死的一念也没有了。


然而他的从者,不能像他一样地超脱,他们抵抗不住那险恶环境的压迫,内心不能洒然,终于他们都病了。于是阳明只得亲自析薪取水,作糜为饲,反来服侍他们。又恐他们胸怀抑郁,病不得去,特意为他们唱诗取悦;又吟着越地故乡的俚曲山歌,杂以诙笑,刻意地带他们做娱乐。


他实在不能脱离他那险恶的环境,他那疾病夷狄患难的环境,他只求把此险恶的环境,疾病夷狄患难的环境,从他内心里忘了,不要来扰动他的心。他还只是倔强,还只是高兴,不甘降服,不甘消沮,他究竟还忘不了他历来那做世间第一等人和第一等事的豪情壮志。他在这样非人所堪的环境里,他却自己问着自己,倘使叫圣人在处此境,他还有何法呢?他在这样抑塞沉郁的当儿,忽而中夜大悟,在寤寐中好像有什么人告诉他似的,呼跃而起,时从者皆惊。他却从此发明了他的“格物致知”的新学说。


  这以上是阳明成学前的一番经历的大概。原来王学的萌芽,他所倡良知学说的根底,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是那样地执着,那样地跳脱,从多方面的兴趣、很复杂的经验中流变而来的。


他有热烈的追求,有强固的抵抗,他从恳切的慕恋里,转换到冷静的洗伐,又从冷静的洗伐里,转换到恳切的慕恋。他狂放地奔逐,他澈悟地舍弃。他既沉溺,又洒脱。他所认识的“良知”,决不是一件现成的东西,也不是平易简单的把戏,更不是空疏无着落的一句话。


要研究王学的人,不要忘了他成学前的那一番经历。他说“立志”,说“诚意”,说“事上磨练”,说“知行合一”,说“易简”,说“真切”,凡他说的一切,我们要把他自己成学前的种种经历来为它下注释。若忘了他的实际生活,空来听他的说话,将永不会了解他所说话的真义。若空听了他的说话,又忘了你自己当身的实际生活,那便更不会了解他说话的一番真义所在了。


(摘自:钱穆:阳明学述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第37-41页)



附王阳明诗咏良知



咏良知示诸生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不羁少年王阳明

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


王阳明是“明代第一理学大师”,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功臣。阳明学是中国最早提出尊重“人的个性”的学说,欧美学者对阳明学的关注也先于程朱理学。
中国的文艺复兴一般被认为是始于宋代,严格来说,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王阳明创立“良知”说,认为自我和圣人一样,生而伟大,存而无异,这种强调自我的主张正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当今世界,科学、文艺、思想和哲学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若追溯其源头,皆可以说是始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
王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日本后土御门天皇文明四年。他生活的15世纪下半叶恰好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源始于法文“Renaissance”,是“再生”“复活”之意,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后波及欧洲各地。主张复古和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一切文化思想,是思想意识的一次大革新。


由于人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民众不再拘泥于既成概念,而是充满了怀疑精神。在14世纪意大利作家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民众突破陈规陋习、随心所欲生活的例子。这一时期的民众不再受限于传统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信念和欲望自由自在地生活,对基督教修士恪守清规戒律的伪君子行为表示强烈反感。


阳明学在明末臻于成熟,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恰好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二者都高呼人性解放,反对旧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强调男女平等,呼吁言论自由。阳明学对那些虚伪的儒学家充满憎恶,以率性而为、随心而乐为善。虽然这种人性解放也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但在这里先暂且不论,毋庸置疑,阳明学开启了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之路。


兴盛的地中海贸易造就了繁荣的商业都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这样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中国文艺复兴的出现也与中国海外贸易的兴盛以及商业都市的繁荣有密切的关系。




“守仁”之名由来


成化七年(1471年),二十六岁的龙山公迎娶郑氏。翌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


圣贤伟人的诞生一般都会伴有一段奇异的传说。昔时,尧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分娩,相传郑氏也是妊娠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


一天夜里,王阳明的祖母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阳光明艳,祥云缭绕,诸多神仙身着绯红色的衣服,击鼓吹箫,乐声悠扬,其中一位仙人怀抱一婴儿,脚踩瑞云,自空中徐徐而降,径直朝着王家宅邸而来,将婴儿送入岑氏怀中。


仙人说:“此子授汝。”


岑氏说:“吾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授伊。”


仙人回答:“可矣!”


仙人说完之后,岑氏忽闻婴儿啼哭之声,不禁惊醒。此时,院内仿佛还有仙乐回荡。岑氏将这一奇事告知竹轩公(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竹轩公也颇感奇怪,于是给新生婴儿取名为“云”,这就是后来的王阳明。


伴随着新生儿的诞生,岑氏的美梦也在街坊邻居中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十分新奇,于是就将王阳明出生的那座房子命名为“瑞云楼”。瑞云楼的遗址现在还在,但屋子已易主,建筑物也已变为清代样式。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曾著《瑞云楼记》,其中就详细记述了王阳明出生的传说。


一直到五岁,王云都还不会说话,王家人很是担心。有一天,王云和其他小孩一起在门外嬉戏玩耍,恰巧一位神僧路过,他盯着王云端详了一会儿后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此话正好被竹轩公听见,竹轩公心中一惊,顿时醒悟:取名为“云”,一语道破天机,泄露了王阳明的出生秘密,所以王阳明才迟迟不会说话。于是竹轩公为其改名“守仁”,王云便立刻会说话了。


有一次,竹轩公听到小守仁正在咏诵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十分惊讶,问道:“何以能诵?”


小守仁答曰:“闻祖读时已默记矣。”(《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


王阳明的弟子黄绾在《阳明先生行状》2中的记载与上述有所不同。


一日,过路的僧人摸着王云的头顶,说道:“有此宁馨儿,却叫坏了。”


龙山公听闻之后顿时醒悟,于是将其名改为“守仁”,之后王阳明很快就显露出其非凡的才能。


按照人之常情,孩子出生之后,身边的亲人总是会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并会给他取一个相称的名字,希望孩子长大之后真正能够人如其名。


爱菊好酒的陶渊明便是如此,他为长子取名“俨”。“俨”有恭谨之意,陶渊明之所以为长子取此名,是希望长子能够像古时的圣人那样温恭有礼。


孔子之孙孔伋(即子思)曾著有《中庸》。陶渊明为使儿子成为像子思一样的人,为儿子取字“求思”。陶渊明有《命子》诗,诗云: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竹轩公为王阳明取名“守仁”,正是希望他日后能成为一名仁德兼备的圣贤。而王阳明不辱其名,终成一代圣贤。
王阳明到晚年时,思想逐渐成熟,可以说是达到了与“守仁”之名相符的境界。
王阳明五十岁时提出“致良知”说,并不断完善此说。他主张良知本体是人的真心和对他人的体谅之情,所以只要“致良知”,就能实现天地万物的“一体之仁”。
王阳明秉承天理,提出“致良知”说,并受“一体之仁”思想的驱动,以天下人的苦难为自身的苦难,以天下为己任。虽然世人笑其疯癫,但他毫不为意,这份赤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晚年的王阳明不顾世人的非议,为了拯救百姓而东奔西走,终日劳苦,无片刻休憩,在此方面简直可比肩孔子。阳明的精神,阳明的行为,都无愧于他的“守仁”之名。

十岁的诗才神童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考中状元后,被立即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当时王阳明年仅十岁。


明朝翰林院内的职务有好几类,修撰只是其一。这一职务相当于天子的顾问或秘书,不直接参与政治。只有状元才有资格被授予这一要职。可以说当年龙山公获得这一职位是非常荣耀的。


龙山公成为翰林院修撰之后,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希望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成化十八年,竹轩翁和十一岁的小孙子王阳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前文已述,王阳明五岁时就显露出神童的潜质,当时竹轩翁在一旁读书,听完他便能立刻背诵出来。赴京途中,竹轩翁顺便游览了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和扬州隔江相望,自古以来就是观景览胜之佳所。


竹轩翁在金山寺设赏月之宴,招待宾朋,觥筹交错间,陶然而醉。竹轩翁诗兴大发,但一时无应景的佳句,这时阳明对他说:“祖父,给我笔。”


竹轩翁非常惊讶,问他:“孺子亦能赋耶?”


王阳明立即作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啧啧称奇。有人想再试一试王阳明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阳明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两首诗都显得过于外露,缺乏古意——中国诗歌和绘画讲究一个“藏”字,所以会刻意避免过于外露,所以不能算作佳作,但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已实属不易。


前一首诗的大意是:“微醉之际,披着月光倚在妙高台上远眺伸入到江水中的金山,这时的金山看起来仅有拳头般大小。远处传来清澈的箫声,山洞里的龙也许已经睡了吧!”最后一句“玉箫吹彻洞龙眠”描述了一种仙境般的清幽境地。


后一首诗的幻想更为奇妙,似乎预示着王阳明终将成为一位大哲人。在这首诗中,山和月因为观赏者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大小之别,诗歌的境界也超越了世俗,达到悟道之人的水平,充满禅诗的意趣。


以上的解释都是后人所为,当时十一岁的王阳明未必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但我们却可以据此推断出王阳明在少时就具备了洞察万物的慧根。山和月的对照,大和小的对比,少年时代的王阳明似乎已参透了《庄子·齐物论》中的理论。


读过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四座宾朋更是惊叹,他们对竹轩翁说:“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


王阳明听罢,反驳说:“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小小孩童竟有如此认识,大家都赞叹不已。


据传,王阳明幼时沉迷于象棋,并因此而耽误学业,父亲龙山公震怒,将棋子全都扔进了河里。王阳明为此还特意作诗一首:“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到清人撰写的《坚瓠集》中(见东正堂《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四《年谱一》)。


因为沉迷象棋,遭父亲斥骂,就能做出如此诗歌,真乃天才也。后来,王阳明被贬谪到龙场之后,做过一首名叫《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的诗,其中有一句是:“谩有虚名拟八叉。”


“八叉”是取自“八叉手”的典故。据说晚唐诗人温庭筠叉八次手,就能作诗一首,后来借指才思敏捷、立即成诗之人。上面这句诗是王阳明对别人评价自己是“八叉诗才”的批评。



天下第一等人


十二岁时,王阳明遵照父命,在京城入私塾读书。王阳明生来豪放,不愿被规矩拘束,所以经常偷偷跑出来,和外面的小朋友们玩“战争游戏”。王阳明自制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让小伙伴们举着,侍立在四周,他是大将,坐在中间,指挥着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就跟排兵布阵一样。


父亲龙山公获悉之后,怒斥他道:“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


王阳明问:“读书有何用处?”


龙山公道:“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力也。”


王阳明问:“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


龙山公道:“止我一世耳。汝若要中状元,还是去勤读。”


王阳明笑道:“只一代,虽状元不为希罕。”


龙山公听罢,更感愤怒,把他痛打了一顿。龙山公担心王阳明的豪放不羁,但其祖父竹轩公却毫不在意,他觉得王阳明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大人物。


有一次,王阳明问私塾先生:“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人?”


塾师道:“嵬科高第,显亲扬名如尊公,乃第一等人也。”


王阳明吟道:“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


塾师问道:“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


王阳明答道:“惟为圣贤方是第一。”


龙山公闻之笑道:“孺子之志何其奢也。”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篇》)但是,宋代以后的一些学者,他们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圣贤。


自汉至唐,儒生做学问都是为了科举考试,为了加官晋爵。但到了宋代,出现了一些儒生,例如程明道(程颢)等人,他们从过去的弊病中解脱出来,强调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圣人。其实,这才是“孔孟之教”的根本,是最崇高的精神。


汉代以来,人们忘却了这一根本,把科举考试、加官晋爵当作自己做学问的目的。王阳明的塾师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把这一错误的看法传给了自己的学生。王阳明当时虽然年少,却一语道出了圣学的真谛。但当时的王阳明并不清楚这句话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


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有一天,王阳明去市场上游逛,看到有人卖麻雀,他非常喜欢,就想要一只,但没带钱,那人无论如何也不肯给他,最后二人就争吵起来。恰在这时,有一个人称“麻衣神相”的道士从他身边走过。道士看到阳明的面相之后非常惊讶,对众人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于是出钱买下麻雀,送给王阳明,并且摸着小阳明的脸说:“吾为尔相,后须忆吾言: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毫,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接着又嘱咐他自重自爱:“孺子当读书自爱。吾所言将来以有应验。”


王阳明受道士的感化,从此潜心读书,心无杂念,学问日进。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日本冈田武彦著,杨田等译,重庆出版社,2015年2月)

巧用智谋惩戒继母


王阳明十三岁时,母亲郑氏去世,他悲痛异常,但是与朱熹相比,王阳明要幸福得多。朱熹十四岁丧父,由父亲的好友抚养成人,而王阳明至少还有父亲和祖父,而且父亲的地位还非常显赫。


父亲龙山公有一爱妾,在郑氏去世之后升为正室。但这位继母却对王阳明不太好,王阳明心中也一直很不舒服。


一天,王阳明去街上游玩,见到一个卖鸮鸟的,就立刻出钱买了下来,然后来到巫婆的住处,给了她五钱银子,告诉巫婆过会儿见到继母要如此这般说。叮嘱完毕,王阳明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家了。他偷偷走进继母的卧室,把鸮鸟藏在被子底下。


继母回到卧室,一掀被子,鸮鸟突然从中飞出,在屋子里乱转,还发出阵阵怪声。这下可把继母给吓坏了,她赶紧打开窗子,把鸮鸟赶了出去。


在民间,野鸟入室是不祥的征兆,更何况还是一只发出怪声的鸮鸟,那真的是太不吉利了。继母寻思,这只鸮鸟是怎么进到自己的被子里的?屋里挂着窗帘,锦被也非常厚重,鸮鸟根本不可能钻进去。继母越想越觉得害怕。


王阳明听到继母发出惊叫声后,佯装什么都不知道,进屋询问原因。


继母向他详述了这一怪事,阳明听罢说:“何不召巫者询之?”


继母立刻派人找来巫婆。巫婆一进门就嚷嚷道:“家有怪气。”


然后又盯着继母看了一会儿,说:“夫人气色不佳,当有大灾晦至矣。”


继母将被子中飞出鸮鸟一事告知巫婆。巫婆听后对她说:“老妇当问诸家神。”


于是点好香烛,让继母跪拜诸神。仪式结束后,巫婆又假托王阳明生母的亡灵附体,警告继母说:“汝待我儿无礼。吾诉于天曹,将取汝命。适怪鸟即我所化也。”


继母信以为真,跪拜无数,认罪忏悔,并且表示:“此后再不敢。”


过了好长时间,王阳明生母的亡灵才离去。巫婆苏醒后又说:“适见先夫人,意色甚怒,将托怪鸟啄尔生魂,幸夫人许以改过,方才升屋檐而去。”


此事过后,继母对王阳明的态度大有好转,不敢再无礼。


虽然以上所述未必为真,却显示了王阳明从小就善权谋术策。正是因为如此,他日后才能从刺客手中死里逃生,才能平定长年作乱的贼寇,并神速果敢地讨灭了宸濠的叛乱,完成救国之大业。


但是,如果王阳明对于继母的所作所为是真的话,那么此举就完全有别于其祖先王祥、王览的孝行。前文已述,王祥、王览的孝行是世间的典范,而王阳明则是用权谋术策惩戒自己的继母,并最终助其向善,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


后世有人指责王阳明善权谋,认为阳明学充满了权术和霸术,但那都是王阳明少年时期的所作所为,暂且不论他使用的手段,单从最终促使继母悔悟这一点来看,就不应该对王阳明横加指责。


怀抱经略之志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王阳明十四岁,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书籍。他认为儒生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懂兵法。虽然孔子曾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但当世的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儒生做文章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实乃儒生之耻。


翌年,王阳明十五岁,和父亲同游居庸关。王阳明怀抱经略北地之志,对诸夷狄的种类及其村落进行调查,倾听针对夷狄的防御对策,认为应该采取措施赶走夷狄的骑兵,阻止他们进一步南侵。


一日,王阳明梦见自己拜谒伏波将军庙,还赋诗一首,据此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当时的志向。


伏波将军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马援最初在北方以畜牧为业,王莽朝时出仕为官。后来追随光武帝,因讨伐羌族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此后马援又屡立战功,先后平定交趾叛乱,征讨匈奴和乌桓,讨伐南方武陵玉溪蛮族暴动等。老年时,再次出兵匈奴,最终病死疆场。马援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并将皇帝的威仪传及诸夷,是一位彪炳史册的大将军。马援的忠诚和人品令少年王阳明推崇备至。


王阳明在梦中所作之诗《梦中绝句》,收录于《两广诗》二十一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中。


伏波祠位于广西横县东部的乌蛮滩(邕江支流)上游。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五十六岁,受朝廷之命前往广西思恩和田州平定叛乱。归乡途中,拜谒了伏波祠,并作诗两首,题曰《谒伏波祠》。当时,他想起了四十多年前,自己十五岁时在梦中所作的绝句,还特意为《梦中绝句》作了序:“此予十五岁时梦中所作。今拜伏波祠下,宛如梦中。兹行殆有不偶然者,因识其事于此。”


王阳明十五岁时作的这首诗,似乎预言了他晚年平定思恩和田州叛乱之事。


《梦中绝句》这样写道:“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鬃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卷甲归来”是指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后胜利归来。当时,马援在国境立了一根铜柱,上面题了六个字。据东正堂考证,这六个字应该是“铜柱折交趾灭”(《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四《年谱》)。《大明一统志》卷九十的安南部分记载了马援的誓文,其中就有这六个字。


王阳明在《梦中绝句》中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年仅十五,就能写出如此高风亮节的诗,真让人惊叹。阳明少年时代的诗歌虽然无法与他二十多岁时“以心入文”的诗歌相比,却充满了奇趣、理性和个性,应该说这是他少年时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明朝中叶以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王阳明十二岁时,鞑靼侵入大同,明军战败。


据《王文成公全书》中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阳明先生行状》记载,王阳明十五岁时,各地或洪水泛滥,或旱灾频发,盗贼乘机作乱。石英和王勇在京城周边肆意掠夺,陕西的石和尚和刘千斤也发动叛乱,攻城略地,抢夺府银,官军对此束手无策。内忧外患令王阳明的忧国之情顿生,他打算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对策。


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当时王阳明对龙山公说:“欲以诸生上书请效终军故事,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龙山公听罢,惊讶道:“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


从此,王阳明不敢再言及此事,开始专心致志做学问。


王阳明所言及的“终军故事”是何典故呢?终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侍臣,博闻多识,文采飞扬,官至谏议大夫,后来主动请缨,去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南越王表示愿意归顺,但是南越的大臣却极力反对,他们发兵攻打南越王和汉使者,终军亦被杀害,时年二十余岁。


终军少年时就胸怀大志,赴长安时,步入函谷关,关史给终军“”,即如今的通行证,以帛制之,上面写字,分做两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终军说:“大丈夫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


说完便弃而去,即“终军弃”。


虽然受到龙山公训诫之后,王阳明放弃了上书的想法,但他效仿终军的志向却非常难得。


在此需要解释一下,《王文成公全书》中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阳明先生行状》中关于石英、王勇、石和尚和刘千斤的记载存在纰缪。这些人物的事迹其实都是王阳明出生之前的,后世的一些学者对此专门做过考证。




作者:冈田武彦,国际阳明学大师,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研究宋明理学首屈一指的专家。对道家、禅学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堪称当今世界学贯东西、横跨儒释道几个领域的哲学大师。在日本,常年为日本知名企业高管讲解《论语》;在中国,与儒学大师杜维明交好,被杜维明赞为“儒学祭酒”。曾与哲学大师张岱年对谈。代表作《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江户期之儒学》《中国及中国人》《中国思想的理想及现实》等。为研究阳明心学,冈田先生曾亲访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市,行程两万余里。又帮助募集善款,修复中国境内多处阳明墓、纪念碑亭、阳明故居端云楼、阳明中学等,为中国人重新重视、重新认识王阳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于推动当代王阳明热居功甚伟。



————————


小提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